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音技术 » 钢琴集体课教学技巧之力度的表现

钢琴集体课教学技巧之力度的表现

来自:张晓清

音乐的本质,是人类的感受、思想和意识的一种本能的表现,是一种自然流露,它是听觉的、感觉的。正因为它是听觉的、感觉的,所以不能缺少力度的变化和表现,丰富多彩的力度表现手段,使音乐的表达更加细腻,更加完美,更能因产生共鸣而被人所接受。
在音乐中,力度的运用是很讲究的。它不仅可以表达各种各样的情感,而且造成音乐的对比和发展。力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与语言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我们说话时,弱的声音可能比较温柔亲切,或带有神秘色彩;而强的声音,则可能令人激动,振奋或者是紧张。一个好的讲演者,在力度的运用上会是非常精彩的。力度的强弱程度并没有具体的规定,如多少分贝算是强,多少分贝算是弱。一般来说作曲家在乐谱上标有详细的力度标记,如:f、p、mf、mp、sf、pp、ff、diminuendo.、crescendo.等。从最弱的到最强,通常可分为十几个层次,每一个层次的力度都是一个相对值。但是无论怎样细标记,都无法把声音的层次表达清楚。音乐的表现是无限的,它需要演奏者的创造和展示。
著名钢琴教育家涅高兹在他的《论钢琴表演艺术》一书中写道:“钢琴家最易获得成效然而也是最艰难的任务之一是形成声音的多层次。”钢琴的艺术也是声音的艺术,而力度则表现声音的手段,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力度的变化产生的音响可以表达出愤怒的狂号、急风骤雨、雄伟悲壮、奔腾豪放、果敢刚烈等强烈的情感,也可以表达低声倾诉、喃喃细语、安慰、爱抚、叹息、抽泣、甜蜜、微笑、幸福、爱情等内心的复杂情感,也可以表达空谷回声、黄昏钟声、高山流水、粼粼水波等大自然的奇观美景以及阳光、月色、云彩、微风等看得见摸不着的物体。总之,力度的变化使音乐的表现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和表现范围。
任何演奏总是以发出的声音、制造出声音为其目的,那么无论你演奏的是练习曲还是艺术作品,必然就是在声音上下功夫,说得更确切些,就是通过练习力度的各个层次来展现声音的各种效果,达到阐述音乐内容的目的。我们常常听到有些初学乐器者在力度运用上要么是能力有限,控制不了乐器的力度,要么就是对乐谱上的力度标记视而不见,对自己的演奏麻木不仁,结果演奏得平平淡淡,毫无趣味而言。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缺乏乐感”。在学钢琴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学会花大量的时间把音符弹响,这样的学习似乎代价太高了。
情感对于人类来说是与生俱来的,并没有年龄的差别。音乐艺术正是情感的艺术,它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情感表现、表达,非词语的交流、沟通。音乐教育的作用就是如何通过用音乐表现手段来启发、调动潜能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能够逐步的理解音乐,享受音乐,并在弹奏中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的乐趣。
钢琴集体课是一个具有全新观念、全新方法、全新信息的音乐教育体系。它不仅能够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具有渲染性、新颖性和多样性。它不是单一的学习弹琴技巧的课程,而是包括了与音乐相关的各种课程,是一门综合的教学课程。在钢琴集体课中学习力度控制,力度表现具有很强的优势:第一,它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解决一些技术问题。比如初学钢琴的学生,大部分对于五线谱、乐理知识不熟悉,因此在第一堂课的学习时,先学习认识音符、谱号、拍子等,然后把所学的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组合成几个小节,由学生共同讨论,加上力度的标记如:mf、mp、f、p、crescendo、diminuendo等,最后打拍子唱出音符的时值同时唱出力度的标记。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们记得牢,基础扎实。第二,可通过课堂讨论,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如在学生在学习某一个作品时,对某一处的力度表现没有把握,或者是乐曲中各乐句、段落力度的安排等,都可以通过集体讨论达成共识。使同学们共同享受和体验取得成果的快乐。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学习,不仅生动活泼、趣味横生,而且促进了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通过在钢琴集体课中强调力度的表现,使学生在学习钢琴的开始就重视力度的变化在乐曲中的作用。第一堂课,有针对性地对力度方面做练习,如:在节奏练习中、在技巧练习中、在练习曲中乐曲中、合奏中无时无刻不强调力度的表现,并在练习中运用,使力度的表现在日积月累中潜移默化,养成一种在任何时候弹奏必须带有乐感的习惯,而不是只看音符不管强弱记号。
集体钢琴课不仅仅是学习,同时也是观摩的好机会。在课上,回课就是观摩,在观摩的过程中,每个同学都可以学习到其他人的长处,同时也看到别人的不足。比如:某位同学在某一个乐句,运用了特殊的力度变化,而使乐句有种惊人的效果,或是某位同学在力度的层次把握的很好等等。因而能取长补短,比较优劣,在不断的观摩比较中逐渐训练听力,提高了听觉的灵敏度以及对声音好坏的鉴别能力。
在钢琴集体课中,自然形成了一种压力感,这种压力感迫使每一个学生努力把力度的表现做好。每堂课,每一位同学都必须在其他同学面前演奏,由其他同学给予点评。他/她弹奏时的好坏、力度的变化是否达到要求,同学们都会有非常直观的感受,个人的评语也直接受到影响。因此,课堂的这种环境,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使得学生们努力的追求完美,力争得到最好的表现。这种压力感不仅锻炼心理素质,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演奏能力,使他们的演奏水平迅速提高。
在钢琴课集体中,有一项是钢琴个别课所望尘莫及的――合奏。合奏是对学生力度控制能力的检验。在合奏中,无论是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以及多声部等,每一个声部都是一个角色,并且角色与角色之间又要相互关联。因此,要使每个学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力度的控制及协调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合作之前,每个人除了熟悉自己的声部外,还要熟悉其他声部,只有这样,才能在合作过程中做到精雕细刻,才能真正感受到音乐作品的立体感和整体感。在练习过程中,音乐感好的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良好的音乐感能够感染、带动、启发音乐感较差的学生,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对力度变化的控制能力。同时使学生懂得在合奏时淡化自我,个体服从整体的集体意识,掌握音乐表现和力度控制上的分寸感与默契感。
由于钢琴集体课训练中的合奏训练,加强了学生的声部感,提高了他们对声部的认识。因此,对培养学生理解作品中声部的立体层次感非常有好处。使他们了解即使是简单短小的乐曲,或是基本技巧的练习,都可以运用力度的不同,分出不同的声部。例:汤普森的小曲《青蛙合唱》是一首单二部曲式的小曲,它的主题有两个,一个是小青蛙,另一个是老青蛙。作曲家用不同的声部来代表小青蛙和老青蛙,如高声部是小青蛙,低音声部代表老青蛙,左手部分则是伴奏。这时,右手部分,用了两个不同的力度分别弹奏两个不同声部的两个青蛙。小青蛙比较幼嫩,因此它的主题在高声部,用弱奏“p”,老青蛙则在低声部用“f”的力度,这是第一、第二个层次;左手的伴奏要比右手轻,因此用“pp”和“mf”的力度来弹奏。这是第三、四个层次;由于乐曲是3/4拍,必须要弹出3/4的特征:第一拍要强一些,所以要用一个重音来突出第一拍,力度要比“pp”和“mf”稍强一些。这是第五个层次。从上面的分析来看,乐曲中用来表示各声部就用了五种不同的力度层,除此之外,乐曲中还有乐句的起伏及节拍等,因此,整首乐曲需要八到十种不同的力度。又如:技巧练习中的五指位置、大小调音阶、琶音、和弦的练习等,同样可以在练习中表现力度的变化,分出不同的声部。例如:训练手指的教材哈农、什密特手指练习等。通过加强延长某一个或两个音来训练各个手指的力度,提高手指的控制能力,同时也对声部进行了训练。
分解和弦,粗略的看不外乎是一个单音旋律线条,但实际上它与和弦之间是有关系的。他与和弦一样,常需突出和弦的低音或高音。如果在乐曲中运用得好,就能很清楚的分出层次。如: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第一首前奏曲就是以分解和弦的方式写的。作者非常清楚的表示要弹出三个层次,左手两个层次,右手一个层次。毫无疑问,低音声部是需要突出的用“f”,其次是右手的高音声部“mf”。最后地得中音声部“p”。
力度的表现在音乐中并不是一种外部现象,也决没有无缘无故的强弱变化,它总是同音乐要表现的内容、刻画的形象、传达的意境、抒发的情感连在一起。理解分析作曲家为作品所做的力度标记,懂得音乐表现的自然倾向和音乐表现发展的自然趋势,是钢琴集体课教学的目的。教师要善意于启发、引导、培养和发掘学生塑造多种声音及情感的能力。注重对学生兴趣、情感的激发和诱导,使他们不但会弹琴,也善于捕捉乐曲中人物和事物的最敏感动态。养成用心去体会、用耳去倾听,用耳去辨别的良好习惯。充分利用钢琴集体课教学形式灵活多样,课气氛生动活泼的特点,学会把正确的力度运用与正确的声音结合起来,懂得听什么和怎么听,有了良好的开端学生以后的钢琴学习会受益无穷。
钢琴集体课突破了一对一的“知识传授”传统教学的旧有模式,使学生走出封闭的琴房在一个集体的环境中学习、交流,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体验探索,课堂上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合作精神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并使他们的综合音乐素质全面提高,使知识结构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资料 1.音乐,让孩子的感情自然流露――作者 李蜀南《中国音乐教育》99年第三期 2.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音乐课堂教学――作者 杨立梅《中国音乐教育》99年第二期 3.钢琴四手连弹教学的几点好处――作者 陈国红《钢琴艺术》98年第六期 4.《论钢琴表演艺术》作者 涅高兹
张晓清 女,毕业地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目前在厦门大学艺术教育学院音乐系任教

Copyright ©2013 Centrmus.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Policy/Your China Privacy 中音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地址:北京朝阳区建国路88号SOHO现代城D座0712室 电话: 01085801115 传真: 01085801114 邮编:100022